咖啡粉的粗細如何影響口感-咖啡粉常見研磨粗細圖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咖啡 > 2024-11-25 07:41:47

咖啡粉的粗細如何影響口感-咖啡粉常見研磨粗細圖

新鮮度就是咖啡豆的生命——真正的精品咖啡一定要新鮮,一般豆子烘焙後三至七天是其風味最佳時期,保存得當的話兩週以內都可以,咖啡的芳香成分是一直呈揮發狀態的,兩週以上的豆子香味已經損失大半,剩餘的只是一些苦味和雜味了這個佔據咖啡味道影響因素30%的一環,確實至關重要。烘焙技術的複雜和微妙暫且不提,即使同一支豆子,從medium,high,city到full city 的不同烘焙度,則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風味,相對淺度的烘焙一般酸度比較明顯,而隨着烘焙度的加深,更多的苦味,甘味和更豐富的味道則被髮揮出來,酸度則降低,等烘到full city 時,酸度已經全失,代之的是更高的醇度和乾脆得苦味及豐富的回甘一般根據咖啡豆的收穫年份分爲“new crop”和“old crop”,雖然剛收穫的咖啡豆容易表現出過多的澀味和酸味,但比起一年以上的老豆“old crop”來新豆則有着更清爽的酸度和更豐富的味道,只要烘焙得當,便能得到咖啡的豐富味道,正如陳米喫起來沒有米香,老豆子也是缺乏鮮明的風味,表現平平,沒有深度最常見的是水洗法和日曬法,另外還有一種叫做“pulped natural”的半乾法處理方式,常見於巴西和中美諸國。一般水洗法有利於保持咖啡的酸度和純淨度,若發酵過度則容易出現壞的酸味;日曬法則更能突顯咖啡的醇度而且能保留咖啡更豐富的味道,但處理不好容易出現雜味;而半乾法則集合了兩者優點,既能保證咖啡的純淨度,又能保留更多的果味和醇度,特別是此法此法處理的咖啡有着無可比擬的甜度,所以在中美諸國這種方式處理的咖啡有個好聽的名字“honey coffee”
根據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 – Speciali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Europe )的研究,法式濾壓壺的粗研磨表示每顆豆子被碾碎成100~300個微粒,每個直徑約0.7毫米。電動濾滴壺的中粗研磨,每顆豆子被磨成500~800個微粒,直徑約0.5毫米。手沖和虹吸的中度研磨,每顆豆子被磨成1,000~3,000微粒,直徑約0.35。濃縮咖啡的細研磨,每顆豆子磨成3500個微粒,直徑約0.05毫米。土耳其咖啡磨成麪粉狀的超細粉末,每顆豆磨成15,000~35,000微粒
研磨豆子的時候,粉末的粗細要視烹煮的方式而定。研磨粗細適當的咖啡粉未,對想做一杯好咖啡是十分重要的,因爲咖啡粉中水溶性物質的萃取有它理想的時間,如果粉末很細,又烹煮長久,造成過度萃取,則咖啡可能非常濃苦而失去芳香;反之,若是粉末很粗而且又烹煮太快,導致萃取不足,那麼咖啡就會淡而無味,因爲來不及把粉末中水溶性的物質溶解出來。每次使用常規的磨豆壺操作的時候,磨粉量標準:7g ±0.8g。粗細度主要的要求如下:g ≥0.711mm,50%;0.711 ≤g ≤0.355 mm,30%;g ≤0.355 mm,20%。目前美國以EIGHTO CLOCIC豆,歐洲以TCHIBO爲標準豆來設計磨粉量及粗細度。在進行對於咖啡豆的粗細度的檢測能夠直接使用圓形驗粉篩來進行測定,在那些大型的咖啡豆加工廠中,還要使用磁性金屬測定儀來進行對於咖啡豆中的磁性金屬含量進行測定分析。
對各地的咖啡豆的研磨細度進行統計發現,臺灣咖啡的研磨必須達到咖啡粉末的70%~75%通過美規20號標準篩(篩孔孔徑0.84公釐),但是對於國內的相應標準則是暫時沒查詢到

2016-11-03 15:56:5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