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最佳萃取方法解析 說說大家經常誤解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11-24 16:40:20

  什麼是金盃萃取定律;如何調整萃取率和咖啡濃度;咖啡師們經常誤解的問題。

  要了解‘金盃萃取’,首先要了解‘萃取率’和‘濃度’的概念。

  萃取率:溶解出的咖啡成分的重量佔使用咖啡粉總重量的百分比。

  舉個例子,我們在使用18克咖啡粉衝煮咖啡時,其實只有2.7-4.3克的咖啡成分被水溶解,流進咖啡杯裏;而剩下的咖啡粉(15.3-13.7克)則被我們稱作咖啡渣然後扔掉。

  萃取率與味道的關係:

  適當的萃取率:18-22%

  我們經常說的‘過度萃取’和‘過少萃取/萃取不足’,指的就是萃取率的過度或過少。

  當萃取率偏低時(低於18%):咖啡味道偏淡,風味不足,甜度不足,咖啡該有的風味特徵表現不出來。

  當萃取率偏高時(高於22%):咖啡味道偏濃,風味雜,出現令人不愉悅的風味,如橡膠、木頭等味道,同時苦味較重。

  如何調整萃取率?

  1.調整研磨度(也就是咖啡與水的接觸面積);

  2.調整衝煮時間(也就是咖啡與水的接觸時間);

  3.調整水的溫度

  濃度:咖啡成分的重量佔總咖啡液體重量的百分比。

  舉個例子,一杯200克的咖啡,其中咖啡的濃度可能只有1.2-1.5%,也就是說,在這杯咖啡中咖啡成分的重量只有2.4-3克,而其餘的197—197.6克都是水。

  濃度與味道的關係:

  適當的咖啡濃度(黑咖啡,指衝煮咖啡):1.15-1.35(SCAA標準);1.2-1.45(SCAE)標準。

  濃度過高(黑咖啡濃度超過1.5%時):咖啡味道過重,尤其是酸味和苦味很重,甜度不足;好的咖啡風味不明顯,容易讓人誤解爲‘過度萃取’。

  濃度過低(黑咖啡濃度低於1.15%時):咖啡味道過於淡,酸、甜、苦味都不明顯,咖啡風味特徵不明顯,容易讓人誤解爲‘過少萃取/萃取不足’。

  如何調整濃度?

  調整粉水比例(其它條件一定時,粉多水少,則濃度高;粉少水多則濃度低。)

  大家經常誤解的問題:

  1.“這杯咖啡太苦太刺激,過度萃取了!”

  情況1:這杯咖啡就是過度萃取了。(萃取率超過22%)

  情況2:這杯咖啡的萃取率是正常的(18-22%),但濃度過高。這也會表現出苦和刺激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只要給咖啡加入適量的水,把咖啡的濃度調整到正常,咖啡的味道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可能馬上變得平衡並柔和。其實我們調整的就是粉水比例。

  情況3:這杯咖啡是過少萃取(低於18%),但濃度過高。這同樣會表現出苦和刺激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及時加水調節了咖啡的濃度,咖啡的味道特點還是不會很平衡,仍然會甜度不足。

  2.“這杯咖啡太淡了,好像萃取不足。”

  情況1:這杯咖啡就是過少萃取。(萃取率不足18%)

  情況2:這杯咖啡的萃取率是正常的(18-22%),但濃度過低。這種情況下,咖啡可能特徵不明顯,但不會有不好的味道和風味。

  情況3:這杯咖啡是過度萃取(高於22%),但濃度過高。這種情況下,咖啡還是會表現出過度萃取的特點,能夠喝到隱約的苦味或令人不愉快的雜味。

  3.“這個咖啡有苦味,萃取過度了”

  情況1:就是過度萃取,苦味明顯。

  情況2:咖啡過少萃取,所有甜度不足,因此襯托苦味比較明顯。

  以上情況總結爲兩句話:濃度高不一定是過度萃取;咖啡苦不一定是過度萃取。

  來源:重慶百瑞斯塔咖啡西點學院 -- 咖啡大溼

2015-12-26 15:55:2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