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因 > 2024-11-29 10:44:25
咖啡因與烘培程度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
有人說→ 咖啡風味也會隨着烘焙度不同而改變,一般而言酸味和烘焙程度呈反比,如果是偏好果酸味的朋友,不妨選購烘焙度較淺的咖啡,如果您喜歡濃郁帶一點甘香的口感,可選擇重烘焙豆,另外,咖啡因含量也和烘焙度呈反比,也就是說淺焙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含量會比較高,因爲咖啡因會在烘焙過程中被破壞。
但是也有人說→ 「咖啡因」這個物質會因爲衝煮過程的差異而產生萃取量的變化,咖啡因「微溶」於水,溶解度也會被溫度與時間影響。
所以我們先回到源頭思考,當我們談論「咖啡因多或少」的時候,到底是在談「咖啡因比例含量」還是「咖啡因總量」?
通常市面上銷售的罐裝咖啡,以及速溶咖啡,所寫的咖啡因含量都是以「ppm」或「mg/ml」這種比例含量表示,沒意外的話,連鎖咖啡店的咖啡因標示也應該是以比例含量去區別哪個高哪個低。
如果a咖啡的咖啡因只有b咖啡的一半,但a咖啡一杯量卻有b咖啡的三倍多,同樣都是喝一杯,喝低咖啡因比例含量的a咖啡的人,所攝取到的咖啡因當然就會比喝b咖啡的人多。
關於咖啡因的影響因素,看看各大著作裏面是什麼觀點:
01
主張深焙會減少咖啡因
咖啡因的含量會隨着煎焙程度而改變。或許有人會感到相當意外,煎焙程度愈深,也就是色澤愈深的咖啡,咖啡因含量反而較少。意式烘焙衝煮成的濃縮咖啡和城市烘焙衝煮成的咖啡,城市烘焙的反而含有3倍之多的咖啡因含量。也就是說,煎焙程度越愈淺的美式咖啡,其咖啡因含量爲最多。建議飲用咖啡時依狀況做選擇,早晨趕走睡意就要喝美式咖啡,就寢前儘量挑選咖啡因含量較少的濃縮咖啡。(《我的第1本咖啡Book》,2009,富田佐奈榮,P.173)
02
主張烘焙幾乎不會影響咖啡因含量
改變組織與結構:根據科學家的研究(Illy,"Espresso Coffee"),烘焙會改變咖啡內部的組織。其中,碳水化合物從58.9%劇降到38.3%,酸性物質(脂肪酸、奎寧酸與氯酸等)從8.0%降到4.9%。在高溫裂解作用之下,這些物質發生重組,轉變爲焦糖、二氧化碳與一些可揮發性物質。其中,焦糖佔烘焙豆質量的25%,形成咖啡的甘味;而脂質(Lipids)原佔生豆中的16.2%,在烘焙後則提升爲17%,是醇味與稠感的來源。咖啡因的含量在烘焙前後幾乎沒有變化,有人誤以爲重烘焙的咖啡較苦,咖啡因較多,這並不是正確的說法。(《精選好咖啡》,2012,柯明川,P.76)
03
主張生豆比熟豆咖啡因高
生豆的咖啡因較高,但基本上相去不遠。要注意的是,經過烘焙程序的咖啡豆,會比煮好的咖啡帶有強烈刺激性,所以平常不常喝咖啡的人、小孩子都不要隨便嘗試比較好。(《咖啡知識大全》,2010,LOHO編輯部,P.179)
04
主張深焙咖啡豆比淺焙咖啡豆有更多咖啡因
(4-1) 一杯咖啡中含有多少咖啡因呢?100ml的咖啡中,大約含40~70mg的咖啡因。冷泡式的咖啡因較低,深度烘焙的咖啡因比淺度烘焙來得多,至於義式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就更多了。(《咖啡知識大全》,2010,LOHO編輯部,P.182)
(4-2)咖啡因的熔點高達237℃,因此經過烘焙後的咖啡因幾乎完整保留下來,並溶入杯中。常有人誤以爲深焙豆的咖啡因比淺焙豆低一些,實情可能正好相反,因爲深焙豆失重20%,必須以更多豆子來泡煮咖啡,結果喝入更多的咖啡因,所以深焙的咖啡因往往高於淺焙,此一認知很重要。不妨自己算算,10公克深焙豆有幾顆?肯定多於淺焙豆。(《咖啡學:祕史、精品豆與烘焙入門》,2008,韓懷宗,P.216)
大家們說得好像都很有道理的樣子,看來,咖啡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2018-06-24 21:32:59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